“扬州市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分析报告
|
为了解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情况,扬州市开展了“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活动,调查时间为2020年10月9日至2020年11月8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参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30人次参加,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年龄全部在18至59岁之间。学历方面,高中(中专)及以下占3.33%,大专及以上占96.67%;从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60%)、企业及服务业(30%)两类人群,自由职业者及其他占10%;从居住地区来看,扬州市区占73.33%,高邮、宝应、仪征三县(市)共占26.67%。 二、参与调查者使用公共网络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公共场所,从不连接免费WiFi的市民占63.33%;连接免费WiFi,但只进行网页浏览等简单活动的占20%,浏览网页及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占13.33%,浏览网页、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及进行网上购物或网银交易等活动的占3.33%。 对于网络账户的密码,10%的市民定期更换,73.33%的遇到安全问题才更换,16.67%的从不更换。 对于设置密码的方式,密码为多字符复杂组合的市民占63.33%,有意义字母或数字的占43.33%,简单字母或数字的占10%;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的占33.33%。 对广告宣传中的二维码,26.67%的市民从不扫描,53.33%的不轻易扫描,20%的认为有用就扫描。 当网上支付时,不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网址的市民占13.33%,向他人透露支付验证码、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点开不明第三方发送的支付链接以及使用公共计算机进行网络支付后未消除上网痕迹的各占3.33%,没有以上行为的占76.67%。 三、参与调查者对网络安全的了解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10%的市民熟悉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83.33%的了解一点,6.67%的不了解。 对于网络诈骗,遇到过的市民占63.33%,没有遇到的占36.67%。如果遇到网络诈骗,56.67%的市民会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33.33%的认为金额不大不处理,10%的自行设法追回损失。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网络中个人隐私泄露的原因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网络管理的疏漏(76.67%);个人保护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差(76.67%);窃取人手段太高明(60%);其他原因(20%)。 关于了解网络安全的途径,通过电视、网络的市民占93.33%,通过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的占63.33%,通过报刊、图书的占53.33%,通过家人、朋友的占30%,通过专业职业培训的占23.33%。 四、参与调查者对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建议 1、尽量不连接公共网络,如需连接要与提供方确认WiFi名称。 2、连接公共WiFi时,不处理敏感信息,不进行网上购物或网银交易等活动。 3、加大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 调查征集
|